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心理百科
【心科普】出现疫情,到底谁更“急”?
日期:2022-04-03 17:18:48  浏览量:1716

新冠疫情的再次出现,让大家都重新体验一段隔离生活,上网课、食堂打包、核酸检测.....在疫情复发的当下,难免容易出现焦虑、害怕的负面情绪,那么对于大家的心理感受究竟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一、涟漪效应

在风险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者认为个体的主观风险知觉正是客观风险的直接反映。研究者指出,由于风险事件所导致的恐慌,如同掷入水中的石子所激起的涟漪一样。 

风险中心区的群体风险知觉水平最高,随着风险事件的影响一圈一圈向外扩散,非风险中心区个体的风险知觉水平逐渐下降。

通常我们推测,新冠疫情下人们的心态应当遵循涟漪效应,越严重的地方人们心理感受越强。但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2008 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研究组对灾区和非灾区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越接近震中的个体,心理反而越平静。

二、心理台风眼效应

心理台风眼效应是指越接近风险中心区,个体的心理越平静,风险知觉水平越低。

即随着主观判断其所在地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强,居民估计核心灾区对医生和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量、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的可能性及需要采取的避震措施的次数均随之减少。其他研究者同期所做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

研究结果揭示此次新冠疫情所导致的恐慌呈现“心理台风眼效应”,而非“涟漪效应”。调查显示,远离疫情中心、身居国外的受测者比身居国内的受测者对疫情更担忧。

图片99.png

 

 

三、“越近越不怕”的原因

(一)获益判断

有些研究者认为造成风险中心区与非中心区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居住在风险机构(如核电站)周围的民众在受到生命威胁的同时,往往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好处,如获得工作机会与工作收入等,个体就此形成策略性的风险认知。

(二)心理免疫

某些研究者认为多次经历可能会产生熟悉化和习惯化过程,从而降低居民对风险的认知。

(三)认知失调

有的研究者认为,当人们处于风险事件影响中时,改变对潜在风险情景的信念和态度比改变自己的处所位置更加容易。

(四)体验-描述

处在风险中心区的个体是依靠经历的负性事件来感知风险的,属于经验性决策;然而,非风险中心区的个体依靠的则是各种媒体信息的描述。

所以说大家不要害怕疫情,“离得远”才怕,可是离得远也不用怕呀。(编辑/钟星 审核/彭跃红)

点击数:171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