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心理百科
心理漫谈|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高校毕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日期:2022-03-29 23:15:37  浏览量:96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学习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的限制,毕业和就业遇到新的困难,人生目标的自我设计面临新的挑战,由此也可能会引发毕业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举措。

一、首先,多重压力的侵袭可能会导致毕业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下降。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毕业生的情绪可能会因日常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而处于一个不稳定、易激惹的状态,加之面对论文答辩、考研失利、毕业离校、就业选择等多重压力,可能使毕业生无法客观应对由此引发的认知失调问题,从而陷入到负面情绪当中。

二、其次,就业受阻导致毕业生出现焦虑心理。

疫情期间受各地防控政策影响,许多地区的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延期,高校毕业生赴异地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受限,且线上应聘效果不佳。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导致企业招聘岗位减少,一些行业受冲击严重,尤其是教培业、房地产业等,学生求职范围进一步缩小,更加剧了毕业生焦虑、恐慌等心理。

三、再次,毕业后的适应期可能加剧毕业生的无助、无能感。

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普遍存在一个适应过渡期,这期间要面临社会环境、工作方式、人际交往等种种变化,离开校园,或许一时还无法摆脱“学生思维”,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难免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这将导致毕业生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很有可能会陷入迷茫、自卑怯弱、缺乏信心的困境中。

四、最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可能增加毕业生的抑郁、烦躁情绪。

受疫情影响,毕业生面对“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缺乏清晰的目标和科学的判断,长此以往将消磨毕业生对生活的激情、勇气和信心,产生抑郁和烦躁的情绪。对于部分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或是毕业后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毕业生来说,有的可能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下的困难,从而将自身的不如意归因于社会环境,从而产生自卑自弃的不良心态甚至导致过激的行为。

为积极应对当前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导毕业生正确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引导毕业生志从高远,把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要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到新疆基层就业大学生回信精神等,引导毕业生充分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才的成长规律,引导毕业生从根本上形成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自觉认同,形成自我合理定位和正确认知,将自身的选择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相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排查和心理干预的工作,做到分类处理、持续跟踪、防范危机。首先要利用多种方式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筛查摸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有效、精准地评估出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其次要特别关注因疫情等原因毕业就业受阻、学业困难、家庭贫困、情感受挫、自我封闭、依懒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毕业生群体,利用面对面、键对键的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做好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此外,有针对性地面向毕业生群体设计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和文娱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毕业生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劝导和帮助有基础性精神障碍的毕业生遵从医嘱,坚持治疗,规范服药。

三是要做到畅通家校联系渠道,有针对性地指导毕业生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引导构建疫情之下良好的家庭生活风尚,特别要帮助有基础性心理问题的高校毕业生在家庭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和引导家长创建有利于心理康复的家庭环境,做到及时沟通,相互讨论,互帮互助。同时,开展专项心理教育,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发现、构建、维护和利用社会资源。

四是要积极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加强用人单位和社区对毕业生心理健康的支持援助。一方面,对于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各用人单位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工作集体,消解可能引发心理压力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对于暂时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高校辅导员要跟踪关心,做好教育引导和帮扶,且毕业生所在社区要利用多种方式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解决好落户、转档等相关工作,减少毕业生因各种复杂手续问题而产生的烦恼、焦躁,与高校共同助力毕业生积极就业。(编辑/赵世相 审核/彭跃红

点击数:960收藏本页